南京翠京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一、溪田農業生態園區概況
園區位于江寧區橫溪街道西崗社區,于2016年4月22日成立,在江寧區委、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由江寧交通建設集團、江寧旅游產業集團聯合橫溪街道共同打造,現為全區最大的現代化農業園區樣板區。園區規劃面積為5100畝,共分為綜合服務區、田園觀光區、農事體驗區、水產養殖區、茶果游樂區、花卉種植區、蜂蜜花海區和鄉居民宿區等八大功能板塊。前期經土地綜合整治,總種植面積達3400畝,其中旱地為2000畝,水田為640畝,設施大棚200畝,茶園550畝。旱地以坡地為主,坡度尚未檢測過,有一部分作物是階梯式種植,主要種植油菜、紅薯、大豆、綠豆、果樹等作物;水田種植水稻、油菜,水稻出現了缺鉀癥狀,
二、土壤基本概況
1、土壤主要類型
該區域土壤主要以水稻土類、黃棕壤土類為主。水稻土類主要屬于潴育型馬肝土或是潴育型黃白土;黃棕壤土類主要屬于粘盤黃棕壤型粘盤黃崗土。
2、土壤理化性質
1)土壤物理性質
有較為明顯的粘盤層,質地重壤~輕粘,地下水位較高(80~90cm),耕層較淺僅15cm左右,容重1.1~1.3g/cm3,總孔隙度49~54%之間,土壤的通氣性、透水性及耕性稍差。
2)土壤化學性質,見表1
表1 區域內土壤化學性質分析數據
項目
田塊類型 |
面積 |
PH |
有機質g/kg |
全氮mg/kg |
有效磷mg/kg |
速效鉀
mg/kg |
水稻、油菜 |
400 |
6.6 |
21.70 |
1.32 |
24.42 |
112.44 |
設施蔬菜 |
50 |
7.16 |
30.79 |
1.81 |
35.16 |
122.46 |
茶園 |
130 |
5.93 |
18.56 |
1.18 |
20.41 |
105.35 |
花卉、水果 |
100 |
6.71 |
16.79 |
1.09 |
19.26 |
91.32 |
荒地 |
8 |
6.74 |
10.98 |
0.83 |
15.98 |
71.65 |
注: 采樣日期為2018.12.26日,表中面積為采樣面積
表2 全國土壤養分含量分級標準
分級 |
有機質
(g/kg) |
全氮
(g/kg) |
有效磷
(mg/kg) |
速效鉀
(mg/kg) |
1很豐富 |
>40 |
>2.0 |
>40 |
>200 |
2豐富 |
30~40 |
1.5~2.0 |
20~40 |
150~200 |
3中等 |
20~30 |
1.0~1.5 |
10~20 |
100~150 |
4缺乏 |
10~20 |
0.75~1.0 |
5~10 |
50~100 |
5很缺乏 |
6~10 |
0.5~0.75 |
3~5 |
30~50 |
6極缺乏 |
<6 |
<0.5 |
<3 |
<30 |
2.1 pH
pH是反映土壤酸堿強度的重要指標,各種植物對土壤酸堿度適應性不同,一般而言,在pH接近6~7范圍內,土壤養分都有較高的有效性,也適合大多數農作物生長,建設區域土壤平均pH為5.93~7.16之間,能滿足多種類型植物的生長條件。
2.2 有機質
有機質是土壤的重要組成物質,對改善土壤物理、化學性質以及植物的生長起著重要作用,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質量的重要指標。建設區域除大棚蔬菜區土壤平均有機質含量為30.79 g/kg,比整個江寧區土壤平均有機質含量25.73 g/kg、江蘇省土壤平均有機質含量21.41g/kg 高出5.06~9.38g/kg,以全國土壤養分含量分級標準為參照(表2)接近“豐富”水平外,其它田塊土壤平均有機質含量在10.98~21.7g/kg之間,均處于中等以下至缺乏等級之間,肥力水平有待提高。
2.3 全氮
建設區域除大棚蔬菜區土壤平均全氮為1.81 g/kg,比整個江寧區土壤平均全氮含量1.53 g/kg、江蘇省土壤平均全氮含量1.32g/kg 高出0.28~0.49g/kg,以全國土壤養分含量分級標準為參照(表2)其處于“豐富”水平外,其它田塊土壤平均全氮在0.83~1.32 g/kg之間,均處于中等以下至缺乏等級之間。
2.4 有效磷
建設區域水稻、茶園、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.41~35.16 mg/kg,比整個江寧區平均土壤有效磷含量37.12 mg/kg低,比江蘇省平均土壤有效磷含量18.35mg/kg高,以全國土壤養分含量分級標準為參照(表2)其處于“豐富”水平。而果樹、荒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5.98~19.26 mg/kg,以全國土壤養分含量分級標準為參照(表2)其處于“中等”水平。
2.5 速效鉀
建設區域水稻、茶園、蔬菜土壤速效鉀含量在105.35~122.46 mg/kg,比整個江寧區土壤速效鉀含量 123.77mg/kg、江蘇省平均土壤速效鉀含量122.24mg/kg低,以全國土壤養分含量分級標準為參照(表2)其處于“中等”水平。而果樹、荒地土壤速效鉀含量在71.65~91.32 mg/kg,以全國土壤養分含量分級標準為參照(表2)其處于“缺乏”水平, 在今后的農業管理中應注重控磷補鉀,平衡土壤養分。
三、 土壤改良與施肥方案
1、地力提升原則
綜合考慮該區域土質粘重,有機質含量低、富磷、缺氮、鉀及種植的農作物品種等因素,因地制宜集成推廣增施生物菌劑、生物有機肥、秸桿還田、測土配方施肥、種植綠肥、深耕等培肥改土技術,多措并舉提升地力。
2、地力提升目標
土壤的通氣性、透水性及耕性有所改善,耕層厚度達20~30cm,土壤pH調至6.5左右,土壤有機質、全氮、有效磷、速效鉀含量均達“豐富”水平,使耕地地力平均可提高1~2個等級。
3、地力提升技術措施
1)深耕。每年用大動力機械深耕深翻一次,深度為20~30cm,以改善土壤物理結構,提高耕作層厚度。
2)種植綠肥+接種翠京元生物菌劑。選擇凈度、純度、發芽率、水分含量等指標達到國家三級種子標準的紫云英、蠶豆、毛豆、苕子等綠肥品種,適時進行選種、擦種、浸種和拌種,在冬閑田或耕作制度適合綠肥種植的區域進行適時播種,同時接種翠京元生物菌劑,促進綠肥生長。
3)秸桿還田+接種翠京元生物菌劑。秸稈還田,包括水稻、油菜等秸稈全量機械化粉碎還田、水稻秸稈覆蓋與留高茬還田、油菜秸稈墑溝埋草還田等。同時接種翠京元生物菌劑,加快秸稈腐熟。
4)施用翠京元生物有機肥。增施翠京元生物有機肥。根據當地土壤有機質含量、腐殖化系數、土壤有機質年礦化率確定維持耕層土壤有機質平衡的有機肥用量。具體依據當地土壤養分供應狀況、作物類型和目標產量,確定畝施用商品有機肥數量,實行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。
5)測土配方施肥。根據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和作物施肥指標體系,確定某一區域一定目標產量下的施肥總量、施肥結構、運籌比例和施用方法,以滿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種營養,維持土壤肥力水平,減少養分流失和對環境的污染,達到高產、優質和高效的目的。
4、具體改土方案,見表3-1,表3-2,表3-3
表3-1 第一年度改土與施肥方案
田塊類型 |
深耕 |
套種綠肥+翠京元生物菌劑 |
秸桿還田+翠京元生物菌劑 |
施用翠京元生物有機肥 |
施用翠京元配方肥 |
投入成本 |
水稻、油菜 |
20-30cm |
紫云英+內生菌根菌劑拌種200g/畝 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1000kg |
100 kg |
2286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種子50元,秸桿400元生物菌劑316元,生物有機肥12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茶園 |
20-30cm |
毛豆+內生菌根菌劑拌種500g/畝 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2000kg |
100 kg |
3432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
種子30元,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382元,生物有機肥24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果樹、花卉 |
20-30cm |
黃花苜蓿+內生菌根菌劑拌種500g/畝 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2000kg |
100 kg |
3582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種子80元,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382元,生物有機肥24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設施蔬菜 |
20-30cm |
蠶豆+內生菌根菌劑拌種500g/畝 |
|
2000kg |
150 kg |
2990元,其中:深耕100元,
種子50元,生物菌劑110元,
生物有機肥2400元,翠京元配方肥330元 |
荒地 |
20-30cm |
毛豆+內生菌根菌劑拌種200g/畝 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2000kg |
100 kg |
3466元,其中:深耕100元,
種子30元,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316元,生物有機肥24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表3-2 第二年度改土與施肥方案
田塊類型 |
深耕 |
套種綠肥+接種翠京元生物菌劑 |
秸桿還田+接種翠京元生物菌劑 |
施用翠京元生物有機肥 |
測土配方施肥(施用翠京元配方肥) |
投入成本 |
水稻、油菜 |
20-30cm |
紫云英+內生菌根菌劑拌種200g/畝 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500kg |
50 kg |
1576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種子50元,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316元,生物有機肥600元,翠京元配方肥110元 |
茶園 |
20-30cm |
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1000kg |
100 kg |
2192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272元,
生物有機肥12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果樹、花卉 |
20-30cm |
黃花苜蓿+內生菌根菌劑拌種500g/畝 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1000kg |
100 kg |
2382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種子80元,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382元,生物有機肥12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設施蔬菜 |
20-30cm |
|
|
1500kg |
150 kg |
2230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生物有機肥1800元,翠京元配方肥330元 |
荒地 |
20-30cm |
蠶豆+內生菌根菌劑拌種200g/畝 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1000kg |
100 kg |
2266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種子30元,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316元,生物有機肥12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表 3-3第二年度改土與施肥方案
田塊類型 |
深耕 |
套種綠肥+接種翠京元生物菌劑 |
秸桿還田+接種翠京元生物菌劑 |
施用翠京元生物有機肥 |
測土配方施肥(施用翠京元配方肥) |
投入成本 |
水稻、油菜 |
20-30
cm |
油菜+內生菌根菌劑根200g/畝 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500kg |
50 kg |
1526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316元
生物有機肥600元,翠京元配方肥110元 |
茶園 |
20-30
cm |
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1000kg |
100 kg |
2192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272元,
生物有機肥12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果樹、花卉 |
20-30
cm |
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1000kg |
100 kg |
2192元,其中:深耕100元,
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272元,
生物有機肥12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設施蔬菜 |
20-30
cm |
|
|
1000kg |
150 kg |
1630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生物有機肥1200元,翠京元配方肥330元 |
荒地 |
20-30
cm |
蠶豆+內生菌根菌劑拌種200g/畝 |
1000kg秸桿+翠京元生物菌劑4瓶(80ml/瓶) |
1000kg |
100 kg |
2266元。其中:深耕100元,
種子30元,秸桿400元,生物菌劑316元,生物有機肥1200元,翠京元配方肥220元 |
四、成本投入分析,見表4
表4 不同田塊類型年度投入成本分析
田塊類型 |
面積(畝) |
第一年 |
第二年 |
第三年 |
總合計
萬元 |
|||
投入
元/畝 |
合計
萬元 |
投入
元/畝 |
合計
萬元 |
投入
元/畝 |
合計
萬元 |
|||
水稻(含油菜) |
640 |
2286 |
146.3 |
1576 |
100.9 |
1562 |
100 |
347.2 |
茶園 |
530 |
2432 |
128.9 |
2192 |
116.2 |
2192 |
116.2 |
361.3 |
蔬菜 |
200 |
2990 |
59.8 |
2330 |
46.6 |
1630 |
32.6 |
139 |
荒地(含果樹花卉) |
2000 |
3466 |
693.2 |
2266 |
453.2 |
2266 |
453.2 |
1599.6 |
合計 |
2770 |
|
1028.2 |
|
716.9 |
|
702 |
2447.1 |
從縱向看:各類田塊累計2770畝,第一年改土投入1028.2萬元,第二年改土投入716.9萬元,第三年投入702萬元,三年總計投入2447.1萬元。
從橫向看:
水稻、油菜田塊共640畝,第一年改土投入146.3萬元,第二年改土投入100.9萬元,第三年改土投入100萬元,三年合計347.2萬元;
茶園田塊共530畝,第一年改土投入128.9萬元,第二年改土投入116.2萬元,第三年改土投入116.2萬元,三年合計361.3萬元;
蔬菜地塊共200畝,第一年改土投入59.8萬元,第二年改土投入46.6萬元,第三年改土投入32.6萬元,三年合計347.2萬元;
荒地(含果樹花卉)地塊共2000畝,第一年改土投入693.2萬元,第二年改土投入453.2萬元,第三年改土投入453.2萬元,三年合計1599.6萬元。
五、效益分析
1、經濟效益
耕地質量提升,有利于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,使耕地地力平均可提高1個等級,農產品品質改善,產量提高,實現年增水稻、油菜50~100kg/畝,畝增收300~500元;年增蔬菜 500kg~1000kg/畝,畝增收3000~6000元;年增茶葉10kg/畝,畝增收10000元。(由于沒有具體的種植計劃,總體的經濟收入無法分析,只能粗略估算增收部分)。
2、生態效益
通過項目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實施,將有利于耕地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,保障農作物安全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,有利于克服盲目施肥現象,節約成本,減少過量施肥對水土造成的污染,提高農產品質量;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,不但增加土壤耕作層厚度,而且能有效抑制雜草生長;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的推廣,不僅能有效地遏制隨意焚燒秸稈等帶來的環境污染,而且可增加優質有機肥源,培肥地力。種植綠肥,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蓄水固土、減少耕層土壤氮磷流失和硝酸鹽淋失量,保護和凈化生態環境;生物菌劑和生物有機肥的應用,實現培肥改土,減肥、減藥,增產增收。改土培肥技術的綜合應用,能有效調節土壤水肥氣熱功能,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。
3、社會效益
提升耕地質量是一項事關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農村發展的長期任務。通過項目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的實施,有利于改善耕地土壤環境質量、提高耕地地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,節約生產成本,提高土地的產出率,促進農民增收,維護社會穩定,促進農業、農村的可持續發展。
南京翠京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2019年01月14日